神奇的传说
据史料载,清嘉庆皇帝曾给142岁的巴马瑶族老人蓝洋送过贺礼,而居住在巴马县龙洪村巴买屯的当代最长寿老人127岁的罗美珍,今年6月在梦乡里西去。
当地人几无肿瘤,多数老人无疾而终。
巴马奇景一 嗜水如命
若两日无雨,盘阳河水又见碧绿,“候鸟人”大多会去坡月村百魔屯的百魔洞打水,一天两次,雷打不动。他们像赶集般,提着,或用拖车拖着空瓶子,赤脚,趿着拖鞋,下到百魔洞口那棵老榕树下,接住那一泓清泉。在巴马的“候鸟人”,嗜水如命。
[attach]2466[/attach]关于这水,人们口口相传,俨然一位位化学家。他们说,盘阳河发端于凤山县,流经巴马前,有5段潜伏于地下溶洞的暗河,经过“五入地下”又“五出青山”的撞击,河水成为小分子团水,普遍含锰、锌、硒等微量元素,PH值偏碱性,“包治百病”。
巴马奇景二 百魔洞口吸氧
这个季节,多是在下午4点,睡完午觉的“候鸟人”搬着凳子,陆续来到百魔洞前,沿道路两旁依次排开,聊天、打坐、练功、搓麻、吼两嗓子,或者发呆。
百魔洞,这座雄伟壮观的石灰岩溶洞,犹如一个庞大的空调,源源不断将夹杂着巨量负氧离子的冷风吹送。
为这口负氧离子,上海人林克用的弟弟索性买了一辆大巴,将兄弟姐妹6人连同家属,浩浩荡荡运到巴马,并在坡月村某山庄买下一层楼,13间房,供大家族疗养。林克用带来了美国专业仪器用以检测负氧离子,“山庄的阳台上是4000个到6000个,上海是200个至300个,百魔洞内更高,达3万个到5万个。”
基于癌细胞怕氧的理论,有癌友尝试在百魔洞内声嘶力竭地拖长声音,再大口吸气,以训练肺活量。
巴马长寿秘密
巴马长寿村属于国家级贫困县,若是按照人们普遍的观点,那里吃的不好,住的不好,交通不便,医疗设施也不先进。那么,为什么这样一个“落后”的村庄却成了世界第五大长寿乡,每10万人中拥有30.98位百岁老人?
秘密一 山清水秀 风景宜人
长寿村的阳光好,空气好,水好,磁更好,人类赖以生存的四大要素都占全了,而且都是最好的。
今年7月TF一项令人震惊的研究结果显示,中国空气污染,将缩短北方居民平均寿命5.5年,并且会致使更多人群罹患肺癌、心脏病和中风。
秘密二 粗茶淡饭 饮食自然
“候鸟人”们发现,当有了更多可选择的食物后,当地人依然粗茶淡饭,一把野菜加入白开水,即成一碗汤。好像印证着不知哪里的一句谚语:你吃的东西里,只有四分之一用来维持生命,另外四分之三用来养活商人和医生。
一直以来,因为山多,当地可种植水稻的田很少,悬崖上巴掌大一块地方都被利用起来种苞谷(玉米);因为大米不够,只能掺玉米烧粥,一天3顿,顿顿玉米粥;因为买不起豆油,就用一种叫“火麻”的植物来替代;他们长期素食,一年到头,才杀一头猪。
秘密三 思维淳朴 活得简单
商人们精细算计着投入、回报、毛利、净利,巴马人却淡然依旧。
在坡月村,原住民的身价即便一夜陡增,仍然沿袭着淳朴的思维,生活一如以往。
对此,上海人林克用很有体会。上个月,他从坡月村赶集回来,搭了当地人一辆助动三轮车。看车夫辛苦,他塞给对方5元钱说“不用找了”,对方却坚持收费2元,硬退了3元。
唐姥爷去买菜,野菜3元一把,他问人家“5元两把卖不卖”,对方一点不“通融”,说“不买拉倒”。
秘密四 终身劳作 生活休闲
为生计,许多五六十岁的老人,依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,常会像一只老猴般,攀援在悬崖绝壁,背篓里装满了猪草或苞谷。
这些老人并不渴望腰缠万贯,也不需要买房买车才能给自己儿子讨媳妇。累了,就在大树下乘凉,渴了,就喝山泉水。他们的休闲娱乐不需要去专业会所,只蓝天白云下,静得清休。
欢迎光临 霞客网|中国旅游门户 (http://www.xxke.cn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2.5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