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霞客网】徐霞客网 霞客旅游网 霞客摄影网

4537

主题

0

好友

1万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8-3-10 09:01:12 |只看该作者 |倒序浏览

图则是京都龙安寺的枯山水园林,仅有330平方米的矩形庭院里,白沙如水,石头似岛屿、山峦,咫尺之间幻化出千沟万壑。摄影/周剑生
“未见一粒灰尘扬起,却见巍峨山脉耸立。未见一滴流水溅下。却见奔流瀑布悬挂。”

这是14世纪初,日本禅僧梦窗疏石(1275-1351年)写的一首诗。没有一滴水,却能营造出瀑布奔流的感觉。如此抽象写意的园林,就是日本最独特的“枯山水”了。

“枯山水”的始作俑者,正是梦窗疏石本人。梦窗是镰仓时代末期著名的禅宗僧人,有“七朝帝师”之称,也是当时最伟大的造园家。他在《梦中的问答》一书中写道:“把庭院和修道分开的人,不能称为真正的修道者。”而他的第一个枯山水作品,就是从一座京都的寺庙——西芳寺开始的。

图是日本京都桂太郎帝国别墅的茶庭。周围被一片绿植包围,却见不到任何开花植物,简洁,纯粹,再加上门窗隔断的朴素本色,这一切都体现出日本茶庭的侘寂之美(供图/Getty)。
西芳寺,原是奈良时代(710—794年)修建的一座古寺。1339年,权臣藤原亲秀不忍看它荒废,遂请来梦窗疏石主持重修。面对一座净土宗寺庙,禅宗大师决心做一番大的改造。

改造的成果是两个庭园,一个以黄金池为中心,人们可以一边沿着池边的树林散步,一边观赏石组和苑池,这就是池泉回游式庭园。这种可游可观的园林,深受中国园林启发,是当时日本比较常见的一种园林。

另一个园则在日本从所未见:覆满苔藓的枯水瀑布,龟形“小岛”仿佛在绿苔的海洋中畅游,宛如自然生成的一幅画面。同时,梦窗疏石还做了一个决定——高大繁茂的树木任它死亡,不再移植新的树木代替。

这是一种极端写意和抽象的园林。没有乔灌木、小桥、岛屿,甚至没有水。造园中原本不可缺少的要素,被一一剔除,留下的是岩石、耙制的沙砾和一块块苔地。

流动的、易逝的事物不见了,只有亘古不变的顽石和沙砾留下来。而超越无常,追求恒常,正是禅宗的一种修行。枯山水园林不仅由禅宗大师手创,而且往往建于禅宗寺院之中,它的设计者和使用者,大多是寺庙里的禅宗僧侣。  

京都龙安寺方丈南庭,是现存最经典的枯山水园林:庭院是矩形,地面全部铺以白沙,却被耙子耙绘出水面的各种形状,白沙间安置着15块形状各异的石头,各石头之间的组合、比例、向背便体现出岛屿、山峦,从而在咫尺之间幻化出千沟万壑的气势。

站在这里,听不到一丝声音,闻不到一点味道,感受不到在一个普通园林中应有的感官愉悦。人们甚至不能去触摸任何一块岩石,只能隔着一段距离静观。而静观,正是禅宗的一种修行方式。

佛教讲,一花一世界。在枯山水中,一沙就是一世界。枯山水考验的,正是观察者的“心”。

从这一角度上讲,枯山水并不是一种欣赏式园林,更多的,是一种感悟式园林。

令人困惑的是,作为禅宗发源地的中国,并没有发展出如此“禅意十足”的园林。中国的禅宗园林有声有色,可观可游,充满对生命的喜乐之情。

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,中国人“未知生焉知死”,很少走极端。而大和民族则对“死寂”充满迷恋。在这个地震、海啸频发的岛屿国家,生命早逝的悲哀萦绕不去。比起满月和鲜花的绽放,日本人更喜爱樱花的飘零。易逝的悲哀,又激起对永恒的渴望。而任何事物只要活着,就会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,无生命的事物才会一成不变,永远处于平衡状态。枯山水就是这种理念之下营造出的园林。中国人的禅宗到了日本,催生出如此抽象的永恒之园,不得不说,大和民族的思维模式也在从中起作用。

而当中国的禅与茶传到日本后,又催生出另一种日本园林——茶庭。草庵式的茶庭叫“千利休庵”,因为它的发明者,是16世纪一位叫千利休的茶道宗师。

千利休茶室内的院子,原本是个花团锦簇的所在,里面种满牵牛花,一旦开放,美不胜收。当时日本的最高统治者丰臣秀吉听说后,立刻慕名而来。不想一进茶庭,发现花都被剪掉了。秀吉大怒,冲进茶室向利休兴师问罪。然而一进茶室,他却被震住了,只见壁龛的花瓶里面,一朵洁白的牵牛花正在怒放,水润欲滴。

砍掉一片,留下一支,花的内在生命力却得到充分展现,这就是利休的禅心。而这种表现方式,可谓禅宗的极简艺术了。

后世的茶庭继承了利休的禅心,简洁、纯粹而意味深远,一般情况下连鲜花都不栽种。

一本17世纪的茶道手册“Chasho Senrin”提出更极端的设想:“庭院中不应种树,不应摆放石头,不应铺设沙子,也不应设计卵石小径——所有这些事物都会让人分心,会迷惑和破坏茶道精神。”

不过这显然是种过于理想的设计。现实中的茶庭是这样的:从院门至茶室之间设有园路,点缀着各种景观——以裸露的步石象征崎岖的山间石径,以地上的松叶暗示森林茂盛,以蹲踞式的洗手钵象征圣洁的泉水,以寺社的围墙、石灯笼象征古刹神社的肃穆清静。这一切,营造出日本茶道追求的“和、寂、清、静”。

茶庭的一套装饰也十分简朴。有时石灯、洗手钵因为年深日久,布满青苔或地衣,甚至有了小小的裂痕,人们不但不会去修补,反倒格外的珍惜。因为它们忍受了恶劣、动荡的现实环境,呈现出震撼人心之美。

说到此处,日本园林的核心品质——佗寂之美已呼之欲出。“佗”即简朴,“寂”是冷寂,它包含残缺、寂、贫、素、孤寒、简朴、凋零等种种美学意向。

无论是枯山水还是茶庭,都被日本的这种佗寂之美所笼罩。不过比起枯山水的极端写意,茶庭至少还有植被、洗手钵、石灯笼等具体的器物,显得可亲一些。

在这样的庭与茶中,饮茶者的心渐渐进入一个空寂的世界,一个禅的世界。

责任编辑 / 马赛屏  图片编辑 / 余荣培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分享到: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收藏收藏0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回顶部